沐光而行 共赴山海
2023年度研究院亮点回顾
2023年,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聚焦新材料发展,形成了新材料为峰、规模化建设,数字技术与生命健康两翼延伸、快速发展的格局,建设高能级平台推动科研发展,孵化高科技企业推动产业发展,推进产业化“五个一”工程建设,科创势能溢出。
党建引领明方向
2023年,研究院党支部升格党总支,浙江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宏建到任党总支书记,提出党建“五个一”,鼓励每一位党员,讲授一次党课,开展一次调研,提出一项意见,完成一项整改,推动一件工作,推进“党建+业务”融合,党业双驱推动研究院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勇攻关
研究院围绕新材料、数字技术、生命健康建设创新创业中心,获批浙江省新型研发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温州市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中国仪器仪表协会温州服务站等科创平台,落地1个中心实验室、14个研发中心、7个院企联合研发中心及新材料测试分析中心等多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累计承担省市级项目32项,与企业开展横向合作47项;累计发表论文149篇,其中CNS子刊7篇;累计申请发明专利140余项,授权28项;新材料测试分析中心上线仪器共享服务平台,累计开展仪器设备对外服务1380余次。
国家级科研依托平台建设
研究院2023年获批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具备独立申报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格,标志着研究院在国家级科研依托平台建设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连续三年获批省尖兵领雁
由研究院牵头承担,生命健康创新创业中心孙煜教授负责的“基于脑机接口的感知觉、运动增强与康复系统研究”项目成功获批获批2024年浙江省“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
研究院已连续3年成功获批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在温州市高能级平台中保持前列。
七项目获批市级科研立项
2023年温州市重大科技创新攻关项目入选6项,其中研究院孵化企业承担3项,参与温州当地企业合作项目3项;2023年温州市基础性科研项目入选1项。
科技奖项
2023年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2023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2023包装行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23包装行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2022年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2022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
2022浙江省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
科创赋能促产业
2023年,研究院全力推进产业化“五个一”工程:建一批产线、出一批产品、展一批应用、融一批资金、引一批人才。研究院已汇聚科研产业队伍300余人,在站博后9人。累计引进培育科创企业24家,其中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产值上规3家。推出高科产品10余项,6家公司建成产线并投产,总产值1.64亿,融资1.01亿。
新材料
新型光电材料研发中心
——锌芯钛晶
全球首条全固态钙钛矿量子点扩散板生产线建成投产,成果入选浙江省重大科技成果。
2023年产值超2300万首次上规,获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浙江省创新型中小企业。
纳米环境材料研发中心
——锌芯友好
推出家用厨余垃圾处理机概念新品。
2023年产值超3000万元首次上规,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新型电池材料研发中心
——锌时代
100kWh锌溴液流电池模块、100kWh锌溴液流电池模块生产技术通过省级鉴定,产品性能及技术水平达国际领先水平。
公司通过“ISO三体系”认证。
纳米陶瓷功能材料研发中心
——集纳新材料
纳米增强改性触点材料及组件产品
自主研制能源损耗小、制造成本低廉、结构-性能可调的纳米增强粉体,助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相关成果成功列入《2023年浙江省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技术成果已在温州宏丰电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产品优化工作。
公司销售纳米地坪产品,通过“ISO三体系”认证。
碳中和材料研发中心
——灵碳金刚
二氧化碳膜捕集装置
卷式膜
发布产品——二氧化碳膜捕集装置,该型号可实现二氧化碳年捕集5000吨。
温州市2023全球精英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三等奖。
二氧化碳卷式膜中试车间建成投用。
宽禁带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研发中心
——志感科技
SF6气体传感器
硫化氢气体传感器
研制出市场上首款SF6气体传感器、硫化氢气体传感器。
中试车间建成投用。
防雷智能材料研发中心
——雷行泰电气
推出新型相变智能材料防雷系统,颠覆传统避雷技术,实现雷电能量99%吸收,1%取电回收。
天荒坪抽水蓄能公司运行新系统三年,成功消纳吸收几十次雷电能量,保护范围内无一弱电设备遭雷击损坏。
公司2023年成立,获上市公司五洲新春、线泰电缆注资。已实现销售额破百万。
数字技术
特种阀门数字技术研发中心
——风涌智能
全国首条球阀全自动智能装配设备线正式投用,可实现球阀装配全流程自动化。
中心相关成果荣获2023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智慧建设研发中心
——开晨科技
智建之家工程建设“全链管”平台新模块建材管理系统上线运行。
2023年9月申报的《基桩施工及质量验收数字化管理技术标准》立项审批通过。
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生命健康
医学人工智能研发中心
——金检科技
与温州市卫健共建医学AI评测中心,搭建国内首个第三方医学人工智能检测平台。
糖网辅助诊断软件获得三类医疗器械证、12导心电数据管理软件、肺结节辅助诊断系统获得二类医疗器械证。
项目斩获2022年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22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
脑机智能融合研发中心
——含章科技
首创国产轻量级多导睡眠监测设备,实现进口替代,已获批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获批2024年浙江省“领雁”计划项目。
科创协同谋发展
地方服务
研究院积极投入服务温州地方产业发展,实现对温州地方产业全链条支持。
与苍南县人民政府签订“希望之光”组合式人才帮扶团合作协议,助力苍南仪器仪表产业发展,企业转型。
组建永嘉科技特派团,重点开展泵阀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助力永嘉泵阀产业高质量发展
与超达阀门集团有限公司成功申报2024年度“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
协助企业成立博士创新站并助推人才工程项目
举办/协办控制阀、泵阀产业、智能制造创新论坛10余次
专家到企服务产业100余人次
院企联合
2023年新成立
研究院联合研发中心 | |
01 | 帝杰曼联合研发中心 |
02 | 浩达智能联合研发中心 |
03 | 恒安储能-锌时代联合研发中心 |
04 | 宏丰电工合金联合研发中心 |
05 | 佳博科技联合研发中心 |
06 | 柔性包装机械联合研发中心 |
07 | 石化阀门联合研发中心 |
协同创新
研究院积极链接浙工大、温大、浙江省自动化学会等高校院所、学会协会12家,推动协同创新,整合资源,服务产业。
浙江工业大学
浙工大材料学院副院长胡晓君教授“微波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项目来研究院产业化。
温州大学
与温州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在产业发展、科研攻关、人才引育、学科建设、设备共享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助力温州新材料产业发展。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研究院牵线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高德教授与温州包装机械企业联合开展重大技术攻关。
科创会议提势能
首届中国新材料技术应用大会·成都
院士领衔温州新材料力量 亮相国家级品牌大会
4月,首届中国新材料技术应用大会暨首届中国新材料投资大会在成都举行,温州市科协、浙江大学、浙大温州研究院联合举办温州新材料论坛,叶志镇院士领衔温州新材料产业力量,亮相国家级品牌大会。
第四届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温州
叶志镇院士作大会报告 我院承办多个分论坛
10月,第四届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在温州举行。叶志镇院士作大会报告,研究院联合承办钙钛矿发光产业论坛、液流电池产业论坛、功能纤维与服装材料论坛、温州市新材料产业论坛等多个论坛,并参与超硬材料论坛等。
2023年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建设推进会
八院士齐聚 点赞研究院产业化“五个一”工程
9月15日,“科创温州 产业聚能”2023年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建设推进大会在温召开。叶志镇院士发布研究院产业化“五个一”工程。会议重点发布年度新产线、新产品,并举行人才签约仪式,多家公司签署订单、战略合作协议与意向融资协议。
区域智慧医养护技术与产业发展主题沙龙
集聚创新,打造瓯海模式,共筑智慧医养护生态
9月15日,研究院主办的“区域智慧医养护技术与产业发展”主题沙龙顺利召开。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快智慧医养护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共筑智慧医养护生态,聚力赋能国内一流的智慧医养示范区建设。
温商合作推介会新材料专场
联动温商网络 提速科技成果转化通道
4月11日,温州市投资促进局、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和温州市全球温州商会总会共同主办的温商合作推介会新材料专场在温州举行。来自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新材料领域的6家初创企业参与路演。旨在对接温商网络,提速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大力推动产业化发展。
温州市大院名校科技成果直通车
浙大温州研究院新材料专场
8月25日,由温州市科学技术局、瓯海区人民政府主办,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瓯海区科学技术局等单位共同举办的温州市大院名校科技成果直通车首场活动-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专场活动成功举办,助力硬科技产业化。
展望2024年,我们将进一步贯彻“创国际一流成果与技术,创国际一流产品与企业”使命,全力推动产业化“五个一”工程建设,致力于以创新技术与成果,助力温州科技产业发展,助力浙大一流学科建设,树立大学为地方服务的国家标杆。
来源丨综合事务部
文字丨艾彼